传统停车场管理长期受三大难题困扰: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车位闲置率高企、运营效率低下。而智慧停车平台借助数字化技术,为运营方打造了 “开源节流” 的全新引擎,其核心优势清晰可辨。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下,天津港集团积极响应天津市委市政府《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扎实推进港作机械、车辆的新能源替代工作。通过持续优化新能源设备配套服务,有力推动了新能源设备的推广应用。今年一季度,全港新能源车辆充电桩总充电量再创新高,达到近2400万度,同比增长近4倍。这些电量可供重卡车辆行驶1200多万公里,里程长度足以绕地球300多圈。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济南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上升。车辆增多,“停车难” 问题愈发突出,尤其在老旧小区、医院、学校等人流密集区域,停车空间紧张。面对这一情况,济南市天桥区积极行动,创新推出 “1635+” 停车治理模式,为解决停车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
自 2024 年底上线以来,深圳智慧停车平台便马不停蹄,持续整合工业园区、商超、写字楼等场所的夜间空闲车位资源,为市民提供贴心的错峰停车服务。记者昨日了解到,在去年全市错峰停车位达 15.3 万个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又新增了 3.2 万个错峰停车位,一张便民的城市停车服务大网正在深圳静悄悄地编织起来。
国家能源局一直高度重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已陆续出台了十余项政策文件,以此推动和规范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此次回复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未来的管理工作将聚焦于 “建管并重”,通过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以及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广大居民的充电体验。
在停车场里,车子停在哪忘了,这可怎么办?如今,上海有 24 个智慧停车场推出了 “反向寻车” 功能,车主一键就能导航找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普及,充电桩的布局与收费问题,成了广大车主关注的焦点。尽管充电桩数量在不断增加,可服务费、停车费等方面存在的收费乱象,使得车主的 “充电焦虑” 依旧持续。
3 月 4 日,开了 5 年新能源车的 “老司机” 李先生在给车充电时感叹道:“以前开新能源车跑高速,最怕的就是电量不够,现在服务区的超充桩比加油枪还多,方便多了!” 他真切感受到了重庆充电网络从让人焦虑到轻松实现 “充电自由” 的巨大变化。
记者昨天从市建设局了解到,厦门打造的 “厦门智慧停车数据开放平台” 上线到现在,已经有 2664 个停车场完成备案,差不多有 61 万多个停车位。市民通过这个平台,能进行停车场查询导航、查看空余车位,还能预约错时停车场,特别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