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 日,记者从呈贡区应急管理局获悉,为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难题,呈贡区自今年 4 月中旬起,创新推出“大集中”“小集中”“户分散”三位一体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模式。目前,“户分散”充电设施建设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区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呈贡分公司作为项目建设方,其产品及解决方案经理董舒娇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呈贡区充电设施建设已全面铺开,覆盖 6 个街道、18 个社区,其中 16 个社区已紧锣密鼓地开展建设工作。在“户分散”充电设施建设领域,更是成果显著,已有超过 4700 户完成充电设施安装,完成度超计划 9000 余户的 50%,这一成绩无疑是对前期工作的有力肯定。
走进梅子社区和万溪冲社区,记者看到,崭新的充电设施已整齐排列在居民楼周边,不少居民正熟练地使用这些设施为电动自行车充电。“以前从楼上拉电线充电,不仅麻烦,还整天提心吊胆的,就怕引发火灾。现在在楼下就能充电,既安全又便捷,心里踏实多了!”梅子社区居民李秋云一边给电动车插上充电线,一边高兴地向记者分享着自己的感受。社区一支部书记李文蕊也深有感触,她表示,随着充电桩的普及,以往私拉乱接电线充电的乱象大幅减少,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压力得到极大缓解,工作开展也更加顺利。
时间回溯到 2025 年 4 月 19 日,呈贡区政府正式印发《呈贡区电动自行车“大集中”“小集中”“户分散”规范安全充电点推广工作方案》,为全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指明方向。方案明确提出,要构建全域覆盖的充电网络:在商业体、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建设“大集中”充电点,由多部门联合指导,并引入社会化运营模式,确保充电设施高效运行;在社区、小区内部,配套建设“小集中”充电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充电服务;针对城中村、自建房等特殊区域,则因地制宜布局“户分散”充电设施,同时,区财政将对建成的住户给予补贴,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然而,充电设施建设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董舒娇坦言,在推进过程中,建设团队遭遇诸多挑战。部分区域由于房屋布局复杂,充电设施接线距离超过 50 米,不仅施工难度大增,而且在与居民协商施工方案时也困难重重;一些尚未完成电力改造的区域,引电成本过高,给项目推进带来较大经济压力;加之近期呈贡区持续降雨,导致户外施工进度放缓,工期出现延误。
面对这些难题,建设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为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交流,在 7 个试点社区设立专门咨询点,安排专业人员现场解答居民疑问,并开展充电平台使用培训,帮助居民快速掌握使用方法。此外,建设方还计划对充电平台进行功能优化升级,与区级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对接,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与管理水平,让充电设施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
令人振奋的是,呈贡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董舒娇透露,目前区政府已通过城投公司完成二期招标工作,相关信息正在公示阶段。按照规划,二期工程将在全区办公楼、小区、公园等公共区域建设 1.3 万个充电接口。招标公示结束后,后续建设工作将迅速启动,届时,呈贡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网络将更加完善。
随着充电设施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呈贡区正逐步构建起安全、便捷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服务体系。这一体系的建成,不仅能有效消除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为居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也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呈贡区朝着安全、和谐、宜居的目标不断迈进,让绿色出行在安全的轨道上畅行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