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资讯详情/

凯里市加码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 缓解市民 “充电焦虑”

在国家 “双碳” 战略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凯里市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将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和推动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记者从凯里凯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获悉,今年以来,凯里市在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上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已建成 10 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新增 154 把充电枪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市民 “充电焦虑”,为绿色出行提供坚实保障。

城区站点密集投用,充电服务全面提质升级

走进位于光明大道旁的大桥路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现场一派繁忙景象,20 余个充电车位几乎满负荷运转。出租车司机李师傅熟练地将车辆接入快充桩,随后便来到设有空调、WiFi 的休息室等候。“以前充电得提前规划路线,绕路找桩,还经常要排队,浪费不少时间。现在家门口就有站点,充电功率提升近 40%,半小时就能补能 50%,真是太方便了!” 李师傅一边说着,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 APP 上实时更新的充电进度。

据了解,大桥路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不仅配备了 18 把直流快充枪,还创新设置了智能引导系统。通过站内 LED 屏和手机端,车主可实时查看各充电桩的使用状态、充电进度等信息,极大提升了充电效率和便利性。此外,站点还贴心配备了遮阳蓬、座椅及休息室等设施,为车主营造舒适的等候环境。同样投入运营的冠顺山江华府小区充电站,则充分考虑到居民夜间充电需求,配置了 38 把慢充桩,并配套推出错峰电价优惠政策。这一举措既满足了居民日常充电需求,又有效降低了用电成本,吸引众多新能源车主选择 “谷时充电”,进一步优化了电力资源配置。

乡镇站点同步推进,助力城乡协同发展

在完善城区充电网络的同时,凯里市同步启动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充电服务均衡发展。目前,下司镇、三棵树镇、炉山镇、炉碧工业园重卡充电站等 4 个乡镇站点已完成设备调试,预计 6 月底前将全面投运。

“炉碧工业园重卡充电站特别配置了 120kW 大功率充电桩,可满足重型货运车辆快速补能需求。” 凯里凯盛国资集团副总经理沈祖樑介绍,这些乡镇站点的建设,不仅能满足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充电需求,还将为途经的物流运输车辆提供能源保障,有效支撑当地物流运输和旅游产业发展。据测算,乡镇站点投运后,预计每年可为乡镇新增就业岗位 20 余个,进一步带动乡镇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协同共进。

创新合作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凯里市在充电设施建设中创新采用 “公司 + 村集体” 合作模式,为项目推进注入新活力。由国资公司负责项目规划、设备采购及运营管理,村集体则通过土地入股、劳务输出等方式参与建设。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双方优势,既保障了项目的专业性和高效性,又为村集体开辟了增收新渠道。

数据显示,该模式已带动项目所在地村集体年均增收超 15 万元,同时还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实现了民生工程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通过参与充电站建设,我们村集体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为村里的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大家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某项目所在地村集体负责人兴奋地说道。

构建全域充电网络,锚定区域发展新标杆

“目前,我们已实现政务区、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重点区域充电设施全覆盖。” 沈祖樑表示,下一步,凯里市将重点推进老旧小区充电桩改造和新建楼盘配套设施建设。针对老旧小区空间有限、电力负荷不足等问题,相关部门将深入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通过增设充电桩、升级电力设施等措施,逐步解决老旧小区充电难问题。在新建房屋楼盘方面,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确保充电桩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此外,凯里市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实现 “城区 500 米、乡镇 1 公里” 充电服务半径目标,加快构建 “城区全覆盖、乡镇广延伸” 的智能充电网络。同时,凯里凯盛国资集团正加快制定全州布局规划,力争三年内建成黔东南州规模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新能源充电网络,为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树立标杆。

随着充电网络的持续完善,凯里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去年同期增长 32%,绿色出行正成为市民新选择。这座充满魅力的苗侗明珠城市,正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支点,撬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向着实现 “双碳” 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