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番禺区东环街龙美村市场南侧,一座高约 18.5 米的智能立体停车库已成为村里的新地标。车辆驶入车库,感应系统自动识别空车位,机械臂平稳托举车辆升至泊位——这套全程无人值守的智能系统,正是龙美村破解“停车难”问题的创新举措,也是人大代表推动民生实事落地的一次生动实践。
深入调研,精准把握民生需求
2023 年 6 月,在东环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组织的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活动中,龙美村村民集中反映了“停车难”问题:“晚上回家转几圈都找不到车位”“车辆堵塞巷口,影响通行”……这些诉求引起了人大代表的高度重视。
人大代表立即联合街道和村干部组成调研小组,深入村内开展专项调研。通过实地走访、数据统计发现:全村固定车位仅约 1500 个,实际车辆超过 2200 台,加上临时社会车辆,供需矛盾突出。狭窄的村道常常变成“停车场”,不仅影响通行,更存在安全隐患。
建言献策,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将原有平面停车场改建为立体停车库的设想。面对村内土地资源紧张、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等困难,代表们广泛征集村民意见,邀请专业团队评估可行性,最终形成专项建议提交至相关部门。
这份凝聚民智的建议得到了积极回应。区交通运输局出台相关工作方案,明确支持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立体停车设施。2024 年,龙美村项目被纳入番禺区“停车场建设三年攻坚计划”重点推进项目。
创新突破,破解项目落地难题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用地手续”成为最大难题。由于历史原因,原有停车场缺乏完善的土地使用手续,无法直接进行改造。
面对这一困境,人大代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创新提出以“公益性证明 + 历史地类核查 + 规划符合性审查”作为供地依据。这一创新路径后被概括为“龙美模式”:只要满足三项条件,村集体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即可完善用地手续。在多部门协同推进下,项目于 2024 年 9 月顺利动工。
成效显著,实现多方共赢
曾经一位难求的平面停车场,如今已变身为一个智能立体车库。8 组 7 层的机械结构提供 104 个泊位,停车容量增长 6 倍,有效缓解了停车压力。
村民们纷纷表示,“现在停车方便多了”“智能车库既安全又便捷”……自启用以来,车库日均使用率超过 95%,在满足停车需求的同时,每年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龙美村村民与住户齐聚一堂,为智能立体停车库的启动喝彩
履职担当,服务民生永不止步
从倾听民声到建言献策,从破解用地难题到推动项目投用,人大代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程跟踪监督,展现了扎根基层、为民解忧的履职担当。
目前,龙美村已启动第二座智能停车库的规划。人大代表们继续奔走在街巷之间,围绕停车管理、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持续收集民意、建言献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