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资讯详情/

四川资中:人人化身安全员,基层力量 “织网”,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今年 6 月,群众成女士向内江市资中县应急管理局举报,某镇加油站加油岛违规放置可燃物品,存在安全隐患。核查属实后,该局给予该加油站警告的行政处罚,并奖励了成女士 1000 元。

“安全治理从来不是‘独角戏’,我们就是要让群众当主角,才能凝聚起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资中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赵军一语中的。

今年以来,资中县创新探索“网格员 + 志愿者 + 船城义警 + 外卖骑手”多元共治模式,切实把“安全第一”的理念转化为“人人会查隐患、个个能当哨兵”的实际成效,为资中县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发动群众参与

对一般事故隐患举报依然给予奖励

8 月 27 日,在资中县应急管理局综合协调股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从抽屉里拿出一沓《资中县安全生产举报案件登记表》对记者说,这些都是群众通过各种途径举报的安全隐患,九成以上是一般事故隐患,比如临崖没设置护栏、堵塞消防通道等等。

2022 年,资中县出台了《资中县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监督,鼓励举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并排除事故隐患,制止和惩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2024 年,资中县对上述奖励制度进行了修订。不仅规范了流程,而且还新增了一条:“对举报一般事故安全隐患的,奖励 100 元。”

“别看这 100 元少,很多地方出台的安全生产奖励办法并没有针对一般事故安全隐患”。综合协调股负责人解释说。

举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群众不仅可以通过电话、邮箱、网络平台举报,也可以向所在镇、村(社区)举报。资中县应急管理局收到举报信息后,将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核实、及时整改。

截至今年 7 月,资中县共受理核查安全生产举报 175 件,其中不属实 22 件,属实 153 件,累计发放奖励 17000 元。

鼓励企业自查

矿业公司员工争当安全“吹哨人”

7 月 15 日,资中县葫芦寺矿业有限公司员工许某某发现 +108m 水平 2 号机车 2 号电瓶不能放入卡槽内,四颗定位销只能上一颗,固定不牢靠,机车在运行过程中因颠簸易使电瓶箱掉落造成事故,遂即向当班运输队值班队长汇报。

现场值班队长立即停止了 2 号机车使用,更换另一台机车投入运行,并组织人员检修 2 号机车卡槽,保证电瓶箱能够被四颗定位销固定牢靠,安全隐患得以消除,有效预防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规定,奖励员工许某某 300 元。

资中县葫芦寺矿业有限公司负责煤矿安全的副矿长肖尤田说,无论是新员工入职培训,还是员工日常安全培训,公司始终将安全重要性的宣贯作为核心内容。2023 年,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公司正式建立内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通过正向激励引导员工主动参与问题查找、积极开展隐患排查。今年 1-7 月,公司已累计收到员工提交的隐患报告 24 起,共计向员工发放奖励 5700 元,有效激发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这家矿业公司的故事,就是资中县创新推行隐患报告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员工争当安全“吹哨人”的生动写照。

开展安全培训

发动志愿者参与基层安全治理工作

7 月底,资中县安委会组织 2000 余名网格员、志愿者、船城义警、外卖骑手等,通过“线上 + 线下”“主会场 + 分会场”等方式,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培训。

网格员、志愿者、船城义警、外卖骑手都身处基层最前沿,是安全隐患排查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连接专业监管与群众自治的重要纽带。资中县在内江市率先发动这类群体参与基层安全治理工作,聚焦道路交通、消防、燃气、居家安全、防溺水、有限空间、森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动安全隐患排查常态化、制度化。

船城义警老李在暴雨预警巡查中,发现某基地项目门口 15 米施工围栏整体倒塌。被强风掀起的锋利铁皮紧挨人行通道,存在安全隐患。老李立即上报,义警协会随后组织队员协同施工方快速处置。

志愿者许大姐在参加超市开业活动时,发现超市内人流量大,消防疏散通道门口堆满货物,严重堵塞消防通道。她立即拍照并跟相关行业部门反映情况,监督超市落实整改。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从日常隐患排查、安全知识普及,到紧急险情快速响应处置,这些扎根基层的“安全力量”始终活跃在一线。

多元共治模式,不仅为筑牢县域安全生产防线提供了坚实保障,更为新时代基层安全治理体系的完善,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路径,推动资中县安全管理能力不断迈向新台阶。